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25

2012-06

及永刚:戈壁筑路写春秋

新闻来源: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2-06-25

及永刚,现年41岁,共产党员,现任中铁四局兰(州)新(疆)铁路第二双线三工区三队项目副经理,以实际行动谱写了戈壁筑路的感人篇章。

在很多人心中,新疆都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那里蓝天白云,胡杨树影,草原沙滩,瓜果飘香,天山雪域,雅丹风情……无不让人神往。及永刚也不例外。2010年7月,他接到调令,从四局五公司石(家庄)武(汉)客专四分部直接奔赴兰新铁路第二双线三工区三项目队。经过三天的奔波,车窗前的小桥流水人家,渐渐退出了视野,最终只剩下大地的裸色,景色的变化,也让及永刚最初的热望冷却下来。他想起小年轻们常说的“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给自己思想上先绷紧了一根弦。和很多初上兰新线的职工一样,头半个月里,他经历了感冒、流鼻血、嘴唇干裂等适应新环境的“必修课”。不曾来过戈壁滩的人,很难体会它的寂寞和荒凉,而也只有到过戈壁深处的人,才会体味到肆虐大风的速度与力度,一阵风掠过,呼啸声阵阵,黄砂滚滚,遮天蔽日。“但这不是我们能改变的,在兰新戈壁滩上修筑铁路,方圆几十公里以内没有人家,冬季严寒、夏季酷暑,干旱缺水,劳力、物资匮乏,几乎哪一点都能让施工束手无策。”及永刚没有被困难吓倒,只顾着服从工区安排,尽快投入到了大干中。从300余万方的砾岩石方爆破,到世界首例防风明洞试验段工程,从风区高墩桥梁到高边坡附属施工,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2010年9月,一次13级以上大风侵袭了项目队。那时驻地生活区板房还没有加固,狂风裹着沙尘、小石粒不断地冲击着房屋,整个板房在颤抖,房顶被掀翻,回旋风把房门冲击得七零八落,窗户玻璃被小石块击穿。空气中弥漫着沙尘,落在地上有10多公分厚。最为“恐怖”的是搅拌站一台100多公斤重的小推车,竟被狂风卷到了水泥罐的灌顶。停放在室外的车辆全部被很利索地清理了一遍:玻璃全碎,车身油漆全刮蹭光。及永刚尽量调动转移大家的紧张情绪,说:“听,水管下水道都在提抗议呢,咕咕作响。”一句话把大家都逗乐了,比他先来工地的同事说:“这可也是风的杰作啊,倒灌。”

经过一段时间,及永刚基本掌握了风区施工生产组织和物流管理的规律。十一月的戈壁寒风凛冽,滴水成冰,白天穿着棉袄站在工地,冷风一吹,都能感觉到透骨的冰凉。而施工面对的困难不仅仅受外部温度影响,还有一些全新的课题。三队把防风明洞试验段施工的任务交给了及永刚,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和借鉴的现成经验的防风明洞试验段工程,只是图纸。及永刚带领技术员认真研究图纸,抓紧现场勘测,加班加点制订可行的施工方案和详细的技术交底,确保了试验段如期动工。可是,事情远没有预想的这么简单。2010年11月7日,正式开始拼装第一片直边墙时,他们就遇到了难题:由于预制的直边墙预埋钢筋长度和间距不一,在进行和基础钢筋对位时出现了错位。没办法,只有一根根调整。这是特别费时费力的事,一天下来,只能拼2到3片。但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在零下25度进行焊接作业,戴的手套都能和钢筋粘在了一起,无法正常作业,同时由于温度过低,电焊条全部要经过烤箱烘烤才能正常使用,更加减缓了工程进度。这样的工效远远不能满足业主制定的节点工期。及永刚盯在现场,着急得上火。晚上,从工地回来后,召集大家把现场施工时遇到的问题一一罗列出来,研究解决方案。就这样,每天不停地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终于克服了相关的技术难题,直边墙的拼装速度明显增快,最快时达到了一天6至8片的拼装速度。

有人说,干工程,工期和安全质量似乎总是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抢工期就会多多少少忽视安全和牺牲质量。及永刚不这么认为,“尤其在兰新线,作为风区修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工程质量不仅关乎企业信誉,更关乎国家、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坚定一个信念:既要施工进度,更要绝对的安全和质量保证。”

防风明洞管片拼装是大型机械起重作业,同时也是高空作业,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及永刚要求技术组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措施交底,在现场设立了安全危险源的警示告知牌,施工设备和现场用电严格按规范设置和操作。配备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的旁站的巡视监督,制止“三违”现象。只要一刮风,现场就无条件的停工。冬季混凝土施工有严格的标准,为了确保混凝土质量,工地试验室对配合比进行了优化,同时现场搭设了暖棚,用煤炉生火取暖,用电热毯包裹,对刚浇筑的混凝土进行保温养生。2011年7月12日防风明洞试验段完成了全部管片拼装任务,为后续工程大范围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而防风明洞试验段也先后20余次接受了铁道部、兰新铁路新疆公司和四局各级领导的检查观摩,施工进度、安全质量控制以及现场文明施工得到了充分肯定。

2011年初,三队对管段任务进行了重新划分和调整,成立了三个分队,及永刚兼任三分队队长,负责6公里管段施工任务。这里地处风区中心地带,桥的设计图纸相对到位比较晚,桥梁的施工组织一直不顺利,工期十分紧张。他每天沉在现场,靠前指挥,坚持以现场为中心,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掀起大干高潮,取得阶段性成果:2011年6月24日,首段重力式挡土墙率先通过兰新铁路新疆公司验收;11月3日,路堑空窗式护墙和路堑天沟评估段顺利通过兰新铁路新疆有限公司验收,为路基附属施工和计价打下了坚实基础。

“质量就是信誉,质量就是市场”是及永刚始终坚持的。针对戈壁风区桥墩养生难的问题,经过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他自创了一套“泵送环绕滴淋”加人工洒水养生法,既节约了人工和成本,又确保做到了连续28天不间断养生的要求。同时,为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在大风频频侵扰的情况下,严格按照内涂养护液,外包土工布、塑料布、防晒网、卡子等4层包裹法对墩身层层包裹,受到了兰新公司的高度肯定和新疆卫视的现场采访,工艺经验在全管段得到了推广。

2011年9月22日晚,大风说来就来,刚完成灌注和包裹养生覆膜的红西2#大桥2号墩养生覆膜被大风撕开了口子,其它桥墩养生覆膜也不同程度损毁,大风带走了大量水分,眼看桥墩养生缺失不可避免,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极大的工程实体质量安全隐患。接到现场电话报告,及永刚来不及吃晚饭便赶赴现场。现场墩身覆膜被吹的七零八落的情景让每个人都傻眼了,单独一个人也很难站稳脚。他调动了4辆大型汽车挡风,带头领着人进行墩身再包裹施工。平常只需1小时便能包住养生膜的墩身,在这次大风中,整整60个人分两批抢工,直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才包住。前来查看风灾的兰新公司分管安全质量副总经理葛春耕,用手摸到湿漉漉的承台,直称不敢相信,对三队安全质量意识给予了很高评价。也因此在随后开展的质量安全大检查中,三队承建的吾普尔2#大桥和红西2#大桥墩身施工获得了四局管段进场以来的第一张风区桥梁施工的质量“绿牌”。

面对常年的高温、大风,以及干旱的自然环境,协作队伍极不稳定。2012年5月初的一天,队上一协作队伍20几人在宿舍打牌不出工,原因是条件恶劣,干完1个月活了没领到工资。知道情况后,及永刚立马带上财务和工经人员上门做工作,对这家刚来不到两个月的队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阐述企业的农民工“五同”、“五自”管理方式,对他们在生活上关心,在思想上谈心,在工作服务上用心,并说明已为他们办理了银行工资卡,财务人员也现场做出不超过2个月给付承诺。同时,他还从保障项目最大利益的角度,积极化解了农民工与老板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和解决了一起工薪纠纷。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项目队领导班子成员,及永刚时刻谨记肩负的责任,提醒自己遇到危险挡在前,完成任务干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执行任务走在前、团结互助做在前,为增强项目的凝聚力及做好项目各项工作,发挥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前,项目队正全力拼抢剩余4.6万立方米路基贯通及附属施工,加之今年路基附属、梁板铺架、导流堤、级配碎石、无砟轨道、四电工程、防风工程(明洞及防风墙)等要全部完工,施工任务异常繁重。对此,我们的当务之急就是行动、行动、再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公司给我一份信任,我还公司一份满意’的承诺。”及永刚说。

 

及永刚(右一)向现场旁站员进行技术交底(张召/摄)

 

稿件录入:陈金勇    责任编辑:张召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