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11

2019-06

政工研究:关爱心理健康 打造幸福企业

新闻来源:政工研究浏览次数:日期:2019-06-1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筑施工企业由于工程建设施工点多线长、流动分散的特点,广大员工常年生活在施工生产一线。生活环境差、工作压力大、条件艰苦。随着企业规模扩张,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广大员工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日益强烈。自第三次党代会以来,中铁四局提出要建设成为“员工幸福、行业领先、客户推崇、伙伴信赖、广受社会尊重的一流现代化企业集团”。幸福企业建设提上了议事日程。

由于施工企业特性,企业生产经营任务重、压力大、两地分居、亲子关系等一系列因素给职工带来一定的心理冲击,导致部分职工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加之企业管理体制变革给职工带来的紧张感,企业利益关系调整引起的职工心理失衡,企业文化变迁造成的职工心理困惑等等,需要各级组织度度重视。部分职工出现了心理问题,不善于向组织求助,不主动找同事、朋友、家人诉说,陷在内心矛盾冲突之中,一些员工在价值实现、思想状况、心理调适、工作压力、危机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既给个人造成了诸多困扰,也给组织效率和企业稳定带来了间接影响。因此,各级组织在建设幸福企业为职工服务的过程中,应大力推进职工心理健康机制建设,积极开展员工普惠工作,维护员工身心健康,提升员工幸福指数。

一、高度重视职工心理研究,夯实职工心理健康基础当前,职工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不同于以往任何时期,其思想的多样化、能动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各级组织要适应变化,加强心理人才队伍建设,定期开展职工心理健康评估,准备把握新形势下职工的心理需求,维护职工身心健康。

1. 建立心理状况调研机制。高度重视职工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倡导深入实际、深入职工的工作作风,动态掌握一线员工心理诉求,重点关注骨干岗位人员的工作、生活期望,促进队伍的和谐稳定。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员,认真调研其最关注的工作、生活、学习问题,尤其是利益、改革、个人发展等导致情绪起伏较大,心理冲击强烈的现实,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积极开展职工心理调查,掌握职工心理发展趋势,为开展职工心理疏导掌握信息,切实构建和谐氛围。

2. 健全心理人才培养机制。党群干部要努力学习心理健康有关知识,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要建立党群干部心理知识轮训机制,引入国际上广泛流行的员工援助 计 划 (Employee AssistanceProgram,简称 EAP),建立健康委员队伍,研究和开展员工心理健康工作。EAP 是组织为帮助员工提升自我心理和行为管理的一项系统服务,是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精神福利。

3. 建设心理服务阵地。组建心灵驿站或心理咨询室,聘用专职或兼职心理咨询人员,为职工提供日常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心理问题解决服务。咨询方式应包括面对面、网络、电话、邮件等多种咨询方式,依据不同职工的心理诉求,采取不同的疏导方式,切实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心理冲击、心理失衡、心理误区。当职工出现明显的心理问题,其上级领导应主动介入,提供帮助,必要时劝说其寻求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指导,给予一定的休息时间,或转换工作等多种措施,避免心理问题严重化,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
公司新员工回访座谈会关爱青工成长

二、坚持企业信息公开,畅通职工与企业的交流渠道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准确把握职工的心理需求,切实解决职工面临的现实问题,有效凝聚职工的智慧和力量,是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企业各级组织应建立畅通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缓解职工心理压力,保持职工心理健康,不断增强工作活力。

1. 建立民主公平的制度环境。坚持信息公开,塑造开放的民主氛围,尽量把与企业转型有关、与职工自身利益有关的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职工,让职工及时了解和正确理解企业转型的意图和方向,避免不必要的猜测。要通过内部刊物、热线电话、座谈会、内部网络等方式向职工及时提供政策信息,使职工能及时了解企业转型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并对解聘、晋升、降级和岗位调整及利益等问题做深度交流。要善于倾听职工的心声,包括疑问、顾虑和不满,通过设立意见箱、热线电话、网络平台、QQ 群、微信群等为职工倾诉心声、表达意愿、反映情况提供平台,消除职工的担心、紧张及挫败感。

2. 引导职工调整情绪。各级组织要积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针对施工企业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向职工传授自我减压和心理调节的技巧和方法,引导职工正确认识现实与自我的关系。要引导职工保持乐观的心态,注重日常生活和锻炼,加强意志、品质的锻炼,增强心理免疫力,特别是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逆境时,以积极的情绪化解矛盾冲突、体验生活乐趣,及时调整好自己的意识和行为。

3. 及时提供心理援助。要完善企业内部职工心理疏导机制,并积极组织开展群体性职工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活动。在进行职工心理疏导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职工的思想脉搏,对不同职工产生的不同思想动向,对症下药、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因势利导,切不可墨守成规。同时要根据职工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承受能力,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让职工在活动中放松心情,找到快乐,提升境界。

\
项目书记定期与青年员工开展交心谈心活动

三、营造和谐外部环境,塑造职工迎难而上的积极心态企业转型时期,要高度关注职工在企业发展中的精神压力、心理状态与思想反应,更要通过各种手段帮助职工摆脱困扰,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企业转型。

1. 加强形势任务教育。各级组织要深入开展改革形势任务教育,通过企业发展目标的引领,统率职工的思想,并教育职工正确对待企业转型带来的利益调整、职位调整,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减少情绪波动,消除思想误区,缓解心理压力。要把企业发展战略与职工个人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善于用企业发展目标作引领职工个人职业发展目标,让职工明白自己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形成企业发展的共识和合力。

2.、营造幸福企业文化。大力弘扬企业精神,积极倡导人性化管理,广泛开展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四德”教育,不断激发全体职工的创业热情。要充分调动团队积极性,部门内部、部门之间互帮互助,努力为员工营造一种家的温暖,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信任感。要注重开展员工业余文化生活,如在节假日开展慰问活动,定期举办集体生日聚会、组织文体活动、开展疗休养等方式开展内部交流。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得职工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有助于克服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带来的困扰。

3. 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要主动倾听职工呼声,深入了解引起职工心理问题的实际困难。不管能否解决,都不能回避,应当满腔热情、主动关心,特别是事关企业、事关职工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更应该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清理各类需解决的问题,尽最大能力创造条件加以解决。要以一线职工和困难职工为重点,健全完善服务职工工作体系,积极协助党政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健全完善职工互助互济机制,让员工共享发展成果。

\
青年员工座谈会

当前,职工思想状态越发强调个人价值观的彰显,职工心理问题日益突显的现状,党群工作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维护好职工权益,才能把影响职工心理健康的不稳定因素消灭于萌芽状态,进一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创建幸福企业助力。(作者单位:五公司 金荔云)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