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30

2012-09

工程在线专题报道:《凝心聚力筑坦途 》

新闻来源: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2-09-30

——中铁四局五公司抚吉高速公路B7标经理部施工管理纪实

抚(州)吉(安)高速公路全长179.188公里,是国家在江西省境内规划建设的18条加密高速公路之一,远期规划为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通道,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宽度26米,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2011年6月,中铁四局五公司承建抚吉高速公路B7合同段,地处吉安市吉水县文峰镇境内,全长6.02km,合同造价2.17亿元,工期14个月。进点以来,该部“强内控、抓质量、促和谐”三管齐下,建和谐环保工程,促项目优质建设,向管理要效益,先后获得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先锋号”、“二次创业杯”劳动竞赛先进集体、四局“红旗项目部”、“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和“党风建设示范点”等多项荣誉。

强内控 向管理要效益

作为江西省2012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千公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抚吉高速成为江西省历史上第一条要求14个月贯通的高速公路,“快节奏”无疑是项目最大的特点之一。然而2011年国家银根紧缩,业主资金支付困难的严峻形势也直面而来,抚吉高速B7标经理部顿陷“经济危机”,无米之炊难推施工进展。

“抓内控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严控工程建设物资机械管理费用流失是项目盈亏的关键。”辗转多个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付菊平面对复杂的局面,一针见血提出项目管控重点。经理部紧紧围绕项目工期和业主各节点要求,树立了“抓工期不能疏于管理,抓工期要促进管理”的指导思想,并严格履行合同,扎实开展内控管理。付菊平带领相关业务骨干,以提高机械现场使用率为前提,对项目工程量和作业面作了精细的资源调配。并尝试改变机械管理模式,在管段南山高架桥、店前中桥、理家坊中桥、陈家坊高架桥建设中,把机械租赁费用纳入发包单价,由施工队伍自带吊车完成钻孔桩及墩身施工,不仅调动了施工队伍生产积极性,而且为项目降低了机械租赁和管理费用,赢得了利润点,内控管理首战告捷。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内控管理涉及到各个方面,物资管理被列为保障项目有效运行的重中之重。2012年4月,是恩江枯水季节,中旬的一天,付菊平外出回经理部,途径恩江老桥,发现露出水面的一滩河沙,激动的他立马叫来了经理部试验室和物机部人员,共同取样检测,又通过井头村委会与吉水沙石料公司联系,获得了开采权。从而使原本10几公里的“长途”运输距离,“浓缩”成了不足1公里,不仅节省了运费,成本单价还比之前大幅降低,实现了企地互惠双赢。

“物资管理不仅是寻好源头,更要变‘废’为宝。”抚吉高速B7标项目工程部、物机部强化沟通,紧密配合,确保了现场使用材料严格按图纸提料和使用,严控了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不超耗。2012年5月6日,经理部梁场进了一大批9米长钢筋,下料用了6.9米,剩余2.1米的钢筋头不能进行搭接处理,10几吨钢筋作废太浪费。物机部长邓淑勇对此颇为苦恼。得知这一情况,长期盯在现场的项目总工禹丽峰立即安排工程部,通过盘点剩余工程量,找到了变“废”为宝的契机。原来,南山高架桥上横隔板正好需要一批1.9米的钢筋,于是,“剩余”的钢筋头全都派上了用场,一举解决了“废物”处理难题。

“水泥超耗一直是项目管理的通病,一定要控制好,防止效益流失。”抚吉高速B7标项目严格实行罐车按量月租制,混凝土搅拌、浇筑全过程专人盯控,既避免了混凝土数量和质量差错,也加强了按量结算管控,极大地节约了罐车租用费。

截止目前,抚吉高速B7标经理部成本全面受控。

抓质量 促项目优质建设

质量管控必须谨小慎微、严肃较真。抚吉高速B7标经理部遵循这个要求,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序推进项目质量管理。先后创造了标段“第一站”、“第一桩”、“第一墩”、“第一隧”和“第一梁”多项样板工程。

进点之初,经理部工程部负责质检工作的郭金树第一次搞梁场设计方案,忽略了地形因素,制梁板台座厚度偏高,白白浪费了混凝土近20立方,为此他十分内疚。他没有想到,经理部领导没有严肃批评他,只安排他做了另一件工作:给制梁台座用红色油漆标识刻度。郭金树顿时明白这是为提高绑扎梁钢筋精确度和报检通过率而做的一个细节。“事实上,这个刻度也激发了梁场技术组年轻技术员们的自觉性。他们每天给作业班组做了技术交底后,多半会严格按照刻度进行钢筋自检。”这以后,郭金树的工作失误率几乎为零。他们还率先引进两台智能张拉机,并注重使用过程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改进,提高了梁板质量优良率,目前该种设备在全线各项目推广应用。

像这样的例子在经理部很多。2012年8月,经理部现场测量人手紧张,既要进行路基附属交验,又要抄墩柱标高和现场技术旁站,疲惫的测量组人员对陈家坊高架桥左侧路堑矮挡墙测量每隔10米4次的测量被改成3次,把他们认为不碍事的墙身测量省掉了。第二天,付菊平觉察到这个现象,坚决要求全桥重测。“模板高度已定,基础底面标高测好后,在模板上用尺量,做标记,再用线带直,作为混凝土标高面,完全满足测量精度要求。要求重测不是为难我们,而是不能为了省时间而忽视了工程质量。”事后测量组的成员如是说。

搞工程施工总会遇到突发情况,但只要做好预案,问题总会迎刃而解。2012年4月8日下午3点,技术员梁水和在陈家坊高架桥右幅3号墩第二节浇筑作完立模板、抄标高、检查垂直度、垫块等现场准备后,在现场又坚持旁站,到了9日凌晨1点,浇筑最后一车混凝土时,突降暴雨。正从文峰山隧道进口检查工程质量出来的禹丽峰立即赶到陈家坊高架桥工地,组织现场人员用钢筋和彩条布给墩身加装了一个防雨棚,保障了混凝土浇筑质量。

8月初,陈家坊高架桥左幅防撞墙施工,刚开始浇筑便发现混凝土较稀,强度达不到要求,现场队长邓意新按规程立即停止浇筑,查找问题,并上报情况。经理部对质量隐患深入分析,严查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出在前天晚上下大雨,搅拌站料仓进水,施工配合比没及时调整而影响了混凝土质量。事后,相关责任人虽然受到了处罚,但心服口服的接受了质量规范学习。

凝人心 建和谐环保工程

创先争优当先锋,加强党建促生产——这是抚吉高速B7标经理部党群工作原则。经理部党支部书记徐智强面对项目进点以来遭遇的内外形势变化,提出“干好项目,容不得拉拉扯扯,必须统一思想,坚持一个原则。”围绕现场生产和工期,通过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和制度纪律教育,开展文峰山隧道进洞仪式暨“井冈精神万代传 抚吉高速党旗扬”党建系列主题活动、“廉洁自律、令行禁止、争做表率、攻坚克难”干部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及各阶段劳动竞赛活动,做好环境、生活、文娱和青年稳定保障工作,有效凝聚了人心,选树培育出了“团结和谐 诚信大气 精细务实 拼搏奉献”的特有项目精神,促进了和谐环保绿色工程建设。

B7标文峰山隧道全长1040米,是抚吉高速全线最长大隧道,也是全线和江西省交通厅重点控制工程。2011年9月5日,文峰山隧道进洞仪式暨“井冈精神万代传 抚吉高速党旗扬”党建系列主题活动启动,经理部一方面抽调有经验、有技术的隧道专业人员现场管理指导带班作业,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做好日常的自查自纠工作,一方面下发了《经理部领导干部现场带班管理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明确奖罚和责任,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并加强火工品管控,设专人专管库房,严格火工品领、用、退制度,加强现场旁站监管和监控量测等工作。同时,为确保安全,该部还引进安装了全线第一套“隧道人员定位安全管理系统”,成功解决了隧道进出洞人员管控难的问题。2012年5月5日,文峰山隧道全幅贯通。期间,多次受到江西省交通厅组织的全线观摩及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交通局专程观摩好评。

“开展劳动竞赛,必须与施工生产实际、阶段性任务目标相结合才能取得实效。”经理部会议室墙上挂着业主和公司颁发的八面锦旗和七块奖牌,见证了该部先后掀起 “大干100天,开心回家过春节”、“攻坚二阶段,誓创开门红”和“苦干三个月,誓夺桥隧半幅通车全胜”等劳动竞赛有序推进施工生产的历程。

经理部积极构建职工小家,让员工有自豪感和归属感。“抚吉B7标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就是这里职工都很阳光,团结和谐,一到这里就感觉到了那种团结向上的氛围。”这是五公司项目检查组的共同评价。经理部楼道大厅宣传栏里贴着一张经理部“全家福”,一张张笑脸,洋溢着团队自豪之情。他们有个“晚间半小时”文体娱乐档,每天傍晚下班后,大伙儿或打一场乒乓球,或半场灯光球场篮球赛,逢上节日,还会“加料”,因地制宜的开展猜谜语、绕口令、户外登山等文化活动。项目“团结和谐,风清气正,勇担责任,创先争优,敢打硬仗,无坚不摧”的氛围渐浓。

“项目好不好,不仅看效益,也要看是否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人。”徐智强说。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经理部大批年轻人成长了起来,测量队长耿继红、史建军分别调任五公司贵州和京台项目任测量队长,组成5人团队进行测量承包;技术主管郭金树成长为新项目工程部长;工程部长王小庆成长为项目总工;李伟等一大批见习生在多项比赛中斩获佳绩……

2012年7月14日抚吉高速B7标主体竣工,比预定8月27日提前44天,建设历时382天,创造了抚吉速度,在红土地上筑起了一条带动老区经济发展的康庄坦途。

 

四局项目管控组检查抚吉高速B7标工程建设

 

陈家坊特高架桥一景

 

南山高架桥曲线

 

成型路基

 

桥梁远眺

 

环保施工

 

文峰山隧道进口一景

 

稿件录入:张召(文/图)    责任编辑:李茂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