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20

2011-06

杨文昕:真情与奉献同行

新闻来源: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1-06-20

在河南淅川县寺湾镇下街村四组的一栋老式的平房里,一位头发有些花白的男子正在细致认真地介绍近些年企业发展的情况,关于工伤退休的相关政策。坐在他对面轮椅上的老人不时的点头赞许。

老人叫张景长,自2004年从公司工伤退休回到河南老家后,行动不便,今年68岁。由于子女都在外靠打工度日,加上每月花费的大量的医药费,家庭状况一直不好。于是老人找到了他,寻求帮助。

为了了解老人家里的真实情况,2009年春天,他和同事一行三人来到了这个距离江西九江总部1000多里外的偏僻山村。

这位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叫杨文昕,中共党员,中铁四局五公司社保中心主任。已到知天命年纪的他,从事社保工作4年以来,一直在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尽职尽责地在为像张景长这样的退休老同志服务着。不管高山险阻,路途遥远,老人们都感受着他的这份关爱。他在企业和员工之间架起了一道温情的桥梁。

五公司现有离退休员工2683人,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

从事社保中心工作之初,由于物质条件较差,人员分散,困难较多,一些工作的开展一时无法满足老同志的愿望,引起了一些老同志的不满情绪。一次,杨文昕在向老同志耐心解释相关情况的时候,一位老同志说了些偏激的话,而他却完全体谅了老同志的心情,默默地承受了。

杨文昕常说:“要想做好退休老同志的服务工作,没有一种真情实感和乐于吃苦、甘愿奉献的精神是不行的。”他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准则,把对老同志的关爱之情融入到工作之中。

五公司数千位离退休老同志的具体情况他都了如指掌,为了切实做好服务工作,他组织制定了“三必访”制度:老同志思想有波动、家庭有困难、闹矛盾必访。相继制定《定期走访》、《物品发放办法》等多项制度办法,在他的带领和严格要求下,越来越多的工作得到了落实。

另外他还创立开展工作“四心”制度: 即“热心”、“耐心”、“细心”、“虚心”。他这么做,也要求身边的员工这样做。

2010年6月份,江西省在全省推行“养老金直发”试点工作,即由省财政直接将退休金发放到个人手中。

每次政策调整,都会引起很大的波动。他要求在退休老同志相对集中的基地张贴告示,做好政策的宣传。对于居住较为偏远的,他就电话一个个打,信件一封封的寄。

退休职工、遗属和内退职工的地址经常变更,为了确保养老金能及时发到大家手中,他带领的社保中心人员每年要发出认证信件2100多封,而对于未返还认证的人员,就通过走访、询问等多种途径确认领取资格。这些年来,全公司近800名遗属从未出现过一起漏领和错领现象。

开展“解读政策法规、进行业务讨论”是做好社保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做好员工群众的信访工作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社保中心每年收到各类来信5000余封,来电13000多次,来访1500多次。每次有人来咨询,他都会耐心的解答,上到政策,下到执行,生怕别人带着疑问出门。在他的带领下,每一件都做到了条条有着落,件件有回信,来访者满意而归。

他要求员工要抽时间多学点国家的政策法规和企业的管理知识。他说只有把二者都了解透了,才能把企业的社保工作做得更加贴近实际,解释起来才能让老同志听得更明白。

为了及时了解省里新的社保政策,帮助老同志解决实际问题,他经常是从省里到市里,又从市里到办公室,几点之间来回的跑,他说,“对于关系员工切身利益的事情,都是大事。只有让他们安心,我们也才能放心。”

五公司困难退休职工较多,以往由于经费缺乏,引发了很多矛盾。这些年公司状况有了很大起色,他就主动向公司领导汇报,宣讲政策,积极协商,他说:“现在企业好了,对于退休职工反映的问题,还能帮助一点。局里每年年底的补助款,我们也是尽量照顾到每个人。” 在他的争取下,张景长按二类补助,现在每年能多领到600多元。

社保工作落到实处,就是要让退休老同志过得快乐,安享晚年。为了给大家营造更好的娱乐活动场所,他积极筹措经费,加快各基地的老年活动室的建设修缮和购买器材工作。崭新的棋牌室、兵乓球室和阅览室,每年要吸引离退休人员22000余人次来参与活动。

他知道老年人整天闷在屋里对身边不好,要经常加强锻炼。于是他又经常组织退休人员参加有益健康的文体和公益活动,下棋、钓鱼、舞蹈和门球比赛,到施工一线和大城市去参观,让他们看看国家的新变化和企业的新面貌。

由于单位流动性大,许多退休老同志子女都不在身边,为此,他每逢有时间,都会到附近的老同志家里坐坐,聊聊天,或者打个电话,问候一下老人们。老同志被他这种倾心服务的精神所感动,对他更加信任和依赖,家中的大小事情都愿意找他帮助解决,都亲切地称他为“当家人”。

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他还经常把老英雄、老职工、老模范等“五老”人员请到一起,与公司的年轻人一起座谈交流,老同志从衣食住行的变化畅谈国家的发展、企业的变化和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真实生动的语言和亲身经历打动了青年人的心。

在这样轻松祥和的氛围中,老同志们乐了,年轻人们笑了,他亦高兴在心里。

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都步行上下班,他说平时都忙着工作,正好趁着这样可以锻炼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而也因为步行,自行车用的少了,他就干脆把自行车都送人了。

2010年12月的一天凌晨3点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将他从睡梦中惊醒。一名退休老同志由于心脏病突发,晕倒了,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的妻子在给120打电话的同时也给他打了电话。这是生命攸关的大事,时间不等人,他二话没说,挂上电话,拿起外套和钱包就往外跑。没有车,他就一路跑着,平时半个小时的路程,只用了10分钟,毛衫都湿透了。在他的帮忙下,老人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安全度险。老人的子女到了之后,他的背影却消失在晨曦之中。

他说他每天晚上的电话都不关机,因为关了反而不踏实,说不定哪家晚上就会有急事。

这是大实话。2009年元月7日,九江基地的一位老同志突然过世,接到医院的电话,他第一时间赶来,和护士长一起默默的为老同志净身更衣。他知道,老同志的三个女儿正在赶回来的路上,他希望她们看到的父亲如同往常一样安详。

“大院里老同志十分多,而子女们大多都在外地工作,总得有人帮助他们。‘白喜’是避免不了的,但一定要有人挑头,做好这些善后工作。”杨文昕不记得自己为多少个老人送终了,但他记得这样的工作仍旧要有人做。

看到这些,有人不解,问:“你现在每天这样忙里忙外,把自己忙的那么累,到底是为了什么?”他总是笑而不答。

他,先后获五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五公司社保中心被江西省社会保险管理中心授予2009年“全省行业养老保险经办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成为江西省187个行业单位中获此荣誉的8家单位中的唯一处级单位。

 

杨文昕在走访期间向退休老同志讲解社保政策(佚名/摄)

 

编后语:离退休职工是企业“后花园”的主要群体,到老同志家看看,和他们唠唠嗑,谈谈心,给困难户发放慰问金,向离退休职工通报企业的发展状况等,既让他们感受到公司的温暖;又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成果,无疑是精心呵护“后花园”的文明之举。

 

稿件录入:吴健    责任编辑:李茂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