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
新闻来源: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浏览次数:日期:2011-03-03
局“三会”胜利闭幕了。笔者有幸参加了五公司代表团的服务工作。期间,代表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如何打造高素高效的团队”、“如何加强企业的人才队伍培养”成为与会人员热议的话题。由此,笔者想到诸葛亮时代蜀国的兴衰历史。
诸葛亮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这些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故事给孔明先生笼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诸葛亮俨然“智慧”的代名词。然而反思蜀国历史,在诸葛亮死后却后继乏人,走向了末路。从蜀国的失败历史,我们看到: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团队的兴衰荣辱,是企业的新鲜血液和生命力。
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中铁四局各类人力资源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四局也采取了多种形式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扩大人才的引进渠道。一些单位还通过评选“首席职工”、“金牌职工”和“专家职工”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待遇,促进作用发挥。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人力资源紧张,许多部门、单位存在着一个专业人员带几个刚毕业新员工或者实习生的现象,需要团队带头人从多方面做好年轻员工的“传、帮、带”,帮助年轻员工逐步成才。
首先要做好员工的责任意识教育。托尔斯泰说:“一个人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感。”因此我们培养优秀员工时,要积极引导员工不断强化责任感,立足岗位,主动工作,努力营造“全心全意,尽职尽责”的文化氛围。其次要加强员工培训,不断提高其工作能力。能力是员工个人成长进步的基础。企业应通过委外培训、自办班培训、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来加强员工、外协队伍人员的培养,不断提高员工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技能。第三要积极创造员工锻炼、提高的平台。从诸葛亮的失败我们看到:诸葛亮事必躬亲,年轻将领只能执行和服从。他辅佐幼主时大包大揽,不利于刘禅的“实践”和“思考”。因此,我们应有意识地给年轻员工出思路、明方法、压担子,为年轻员工创造锻炼、成长的平台,帮助年轻人才尽快成长成才。第四要切实关心、爱护员工,努力营造“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良好氛围。企业应时刻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掌握其脉博,关心员工的进步、工作和生活,并做好细致耐心的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实际困难,促进员工队伍稳定。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中铁四局发展为中国中铁“标杆企业”的今天,加强人才培养,打造“四个一流”职工队伍已时不我待,让我们抢抓机遇、自我加压,为中铁四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做出最大贡献。
稿件录入:金荔云 责任编辑:李茂
下一条:言论:要勇于在基层涵养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