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
新闻来源:南宁东部新城张六路浏览次数:日期:2024-06-13
昨天傍晚饭后跟母亲通电话,老妈说再有几天就是端午节,有没有时间回来,我笑着说,“今年就不回去跟你一起包粽子了,我在项目上跟同事一起包粽子。”今天早上,接到快递小哥的电话,打开一看,是老妈寄过来的粽子,闻到家里那熟悉的粽子香,那是老妈亲手包的粽子,每一个都充满了她的爱和期待。刚准备给老妈发微信,聊天框弹出一段话:“你笨手笨脚的,包的粽子哪有我包的好吃,尝尝老妈包的。”
想起小时候,每到端午节,老妈总会提前几天就开始忙碌,选购糯米、粽叶和各种馅料,老爸则负责清洗和整理。而我,总是想要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学着妈妈的手法,笨拙地尝试着包粽子。虽然一开始总是包得不够紧实,甚至有时候还会漏米,但老妈总是耐心地指导我,鼓励我多加练习。每当我成功包出一个完整的粽子时,那种喜悦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那时候,我觉得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
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的端午节,也是我在工地上过的第一个端午节。糯米飘香,龙舟竞渡,端午佳节,一派热闹的景象,但对工程人来说,端午节更意味着一份坚实与责任。与大多数工程人一样,为了施工建设的需要,项目端午不停工,大家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抢工期,赶进度,冲刺6·30通车目标。焊花飞溅、工程车穿梭、工人挥汗如雨紧张作业。端午期间,我照例每天上工地拍下施工现场如火如荼,一派热火朝天的画面。只见三四十名工人正在桥面进行钢筋绑扎,抽取铁丝、穿过钢筋交叉处、旋转铁丝拧紧钢筋......工人们动作娴熟,不到10秒就完成了一处绑扎,整个施工现场秩序井然、忙而不乱,合织一幅美丽劳动画卷。
当我回想起第一次航拍的画面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深深的感慨。那时的场景,与今日相比,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时的地面还是一片凌乱,充满了建设材料和未完成的工程结构,而现在,一条宽广、平坦的市政大道已经正在逐步成型。我迫不及待地按下快门,将这一壮丽的景象永久地定格在视频里。这一刻,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更迫不及待想看到竣工后的场景。
我立即将这段视频发送给了远在家乡的老妈,她一定无法想象,这个曾经在她眼中还是孩子的我,如今已经参与到了如此重要的工程项目中,并且取得了如此显著的成果。我想,当她看到这段视频时,一定会为我感到骄傲和自豪。我给老妈留言道:“老妈,这是我们修建的大道,还有一个月就主线通车了,项目正在大干,这个端午我就不回去了,我和同事一起包粽子,一起聚餐,不用挂念儿子。祝您和老爸端午安康,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对于我们工程人来说,节日仅仅只是漫长而又短暂的人生旅途中一个属于思念的节点,在这样的时刻,思念的情愫便会如同湖里翠绿的莲叶,在平静的天地间一点一点蔓延开来,但这不就是工程人的真实写照嘛,既然选择了这个行业,自己也应该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觉悟。在时代的洪流中,工程人如“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般壮志凌云,他们背井离乡,转战南北,以建设祖国为己任,舍弃了安逸的家园,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将自己的热血与青春献给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他们在险峻的高山之巅,铺就通往未来的道路;在汹涌的江河之畔,筑起坚固的桥梁。他们不畏艰难,不惧困苦,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韧和毅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用双手编织出大地的经纬,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美好未来。工程人的小别离,是为了更长久的大团圆。他们深知,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过上幸福的生活。(五公司南宁东部新城张六路项目办公室干事 谈煜华)
稿件录入: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