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29

2019-05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记忆中的景德镇基地大院

新闻来源:玉磨铁路5标一分部浏览次数:日期:2019-05-29

70年代铁四局五处因修建皖赣线来到了江西景德镇,成立了铁四局五处修配厂,后来随着单位的几经变迁,人员的多次变动,名称先后改为服务公司、景德镇分处、景德镇办事处,而这里也就渐渐形成了我们筑路人居住的“基地”。基地位于一个叫古城亭子下的地方,离市心大概7、8公里,与之相邻的是片农田、村庄,周围还有些瓷厂。1977年父亲带着一家人随单位从湖南迁到了景德镇,我孩提时的记忆就从这里开始。

最早的基地家属大院盖了几十排平房供职工和家属居住,我家住的第一套平房是在一条可以过辆汽车的石子马路边,路通往后村,路边栽着一丛丛开着艳红花朵的美人蕉,马路对面是种满稻谷金灿灿的田野。印象中那时基地里的人特别多,后来听父母说当时住户有七、八百户,总人口大概两、三千人,湖南、河南、东北、四川,天南海北的人都有。职工有一千多人,(虽然是叫修配厂,却包含有运输队、机械队、汽修车间、材料厂、厂部等多个部门)。大解放车就有几十辆,那个年代地方上运输设备很少,铁四局五处单位迁来后一辆辆大解放车、嘎斯车、翻斗车开在路上场面很是壮观,常引来老百姓的啧啧赞叹声。

经常出现在我记忆中的是那座屋顶高大、门窗宽敞的大礼堂。礼堂呈长方形,前方是高出地面1米左右的主席台,主席台后面有房间供休息、存放设备。面对主席台是宽阔的空场地,没有桌椅,举行活动时才临时摆放,这里平时就成了我们这些小孩子最爱跑去嬉戏打闹的游玩场所。礼堂常用来召开会议、放映电影、举行文艺汇演。单位有专门的宣传队,歌舞表演、吹奏乐器、讲相声打快板,宣传队员各有各的本领,至今还记得有个优美的舞蹈节目“追鱼”。

礼堂左侧连着一个供应上千人吃饭的大食堂,食堂做的馒头足有四两大一个,在当地老百姓中很有名气。右侧有个冰棒室,每到入夏冰棒室的开放是我和小伙伴们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冰棒票有2分、4分的,盐水便宜点,牛奶贵点要4分。与大礼堂隔条马路的几排房子是单位办的职校(当年叫工大),每年都有许多年轻人来这参加学习、培训。小时候看到那些充满朝气、自信而独立的年轻人,心中特别羡慕,很是向往长大。

少儿时代的大院生活虽然不富有,却充满乐趣。平房一排挨着一排,每家有2、3个孩子,左邻右舍,前屋后院的孩子们都混得很熟。小时的我们懂事又顽皮,放学完成作业后帮父母做家务,抽空就溜出门找小伙伴疯玩。爬树捉知了,采摘还没长熟的瓜果,为了躲避父母的责骂就互相隐瞒做的坏事。房前屋后、路灯下、篮球场到处是我们玩捉迷藏、三个字、跳皮筋等游戏的场所。我们会在初冬的清晨相约早起跑步(这项活动一般坚持不了多久),也会在盛夏的夜晚仰望着星空听大点的哥哥姐姐讲刺激的鬼故事。每到开饭时,家家把小饭桌摆在屋外,互相打着招呼,有好吃的彼此分享一下。南方的阿姨学着北方人包饺子、做面食,北方的婶婶学着南方人熏腊肉、做腌菜。那时的我们没有漂亮的衣服,也没有精致的食品,更没有手机等电子数码产品,却是单纯而快乐的成长。

到了84年左右皖赣线通车,在景德镇的大部分五处职工、家属都搬去了九江,大礼堂也在那时拆除了,运输队、机械队、材料厂都搬走了,整个基地变得空旷寂静了许多。本以为铁四局五处从此搬离了景德镇,但在86年五处其他段的职工家属又陆续往回迁入,加上以前没有走的住户,基地的格局又重新调整,组建了建筑段、修配厂、服务公司等单位。由于工作性质,身强力棒的小伙子大都选择去了建筑段、修配厂上班,服务公司、服装厂则招了很多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当时服装厂开办的红火,承接了五处各单位的工作服、帽子、手套、被褥等的加工制作,任务量多时还另外招了家属工做事,晚上经常能看到车间灯火通明的在加班赶任务。

80年代末90年代初单位职工自己参与建设了家属区第一栋四层高住宅楼,同时在大马路(现在的瓷都大道)边盖了一座五层高的办公楼。一层是餐厅、舞厅,二、三层是招待所,四、五层是办公室。刚建成时这栋楼取名为“西苑楼”,后来又都改口叫“服务大楼”或“办公楼”。餐厅、招待所对外营业,生意兴隆。舞厅装修华丽,时新的音响设备、精致的卡座,炫彩的灯光,吸引着大家工作之余相约去跳舞休闲,尤其受年轻人欢迎。当时的景德镇分处具有一定管理规模,在基地建设方面投入了不小的财力和物力。新建了供应热水的公共浴室、开水房,现在想起那时大家提着桶、端着盆自觉排队等浴室和开水房开门的场景好像就在昨天。还有那座由施工技术人员自己设计、施工的公厕,外形呈正三角状,尖尖的屋顶,墙面、屋顶刷着红色的漆,具有典型欧式建筑风格,大家看着这么新颖别致的建筑,给它取了个很洋气的名字“咖啡屋”。对生活区马路进行硬化,主路两边全种上绿化树木。并开辟数个花园和花池,种有迎春花、山茶、剑兰、雪松、杜鹃等各种观赏花木,基地充满勃勃生机,呈现一片繁荣景象。

时光的轴轮慢慢转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国家铁路建设放缓,单位任务不饱满。基地服装厂、建筑段、汽修厂逐渐解散,整个生产经营重心由景德镇转向外地。从2000年之后,景德镇基地由繁忙的生产建设单位转变为安宁的后方家属区,此后更名为景德镇办事处。相继盖了7栋住宅楼,退休职工基本都分到了楼房,此后在这安度晚年生活:闲时翻两块空地种种菜,找个树下与人下下棋、打打牌,与老朋友聊聊当年走南闯北参与铁路建设时的往事。

由于后来的资金等各方面投入有限,基地很多场所渐渐破旧老化:那曾充满欢声笑语的单职工公寓已长满了荒草;那栋装璜时尚的办公大楼墙砖也斑驳陈旧;本单位的许多职工搬离了这里,大院掺杂了很多外来住户。与大院相邻的田野、村落也早已规划成厂房林立的高新开发区了。

基地就像一个大港湾,包容着五湖四海的人们。大家因祖国的铁路建设聚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任务完成了又奔赴下一段征程。有的人在这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有的人在这留下了美好的青春记忆;有的人在这安享晚年。铁四局五公司(原五处)景德镇基地从曾经的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到后来的渐渐安宁、渐渐衰落。前两年国资委出台文件,要求企业家属区全部要移交给地方,景德镇基地也正在办理相关移交手续,至此五处景德镇大院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那些曾经住在大院平房一起嬉戏玩闹、一块结伴读书成长的小伙伴们,曾一起并肩工作、共同奋斗过的五处景德镇基地的同事们已各分东西,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又有了另外一片新天地。但无论去向哪儿,那座我们亲手栽下花木的小花园,那条留下我们无数足迹的生活区马路,那棵供我们乘凉躲荫的的泡桐树,一次次出现在梦境中。在景德镇大院共同结下的纯真、朴实的友谊更是让人倍感珍惜!让我们多年以后想起那一幕幕场景,依旧有深深眷念,满怀感激!但愿我们心中的这片“圣地”能够在国家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再一次焕发勃勃生机!(沈集良)

\当年气派的办公楼

\曾经红火的服装厂

\当年建筑段的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