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新闻中心

29

2019-04

青年 当扬起正定的“东风”

新闻来源:党委宣传部浏览次数:日期:2019-04-29

翻开《习近平在正定》一书,一如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般沉浸其中。当释卷而完,早已明月高悬,合书坐定,睡意全无,思绪万千,作为一名中铁四局的筑路青年,总有一种情思,催促我去更深层次探寻,缘之所起,因之所由。以书中述记,追寻“正定确实是近平同志从政起步的地方”。那北方陌生的小城,此刻竟带着一个个熟悉的画面,随着春夜那蕴含生机的东风,拂面而来!

这东风是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实干作风!做好县城与农村经济两篇文章,在国家以粮为纲大背景下,正定县作为“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征购指标相当高,导致老百姓的粮食不够吃,副业也发展不起来,成了“高产穷县”。习近平为使正定摆脱粮食“单打一”模式,推进农业均衡发展,通过降低征购指标、增大经济作物种植等方式,实现了农民人均收入由148元涨到400多元。随后又带头开展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开通第一个县城直达省会公交车;引入煤气罐,把煤炉子换成了燃气灶;推动修缮大佛寺,大力建设荣国府,为正定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东风是虚心学习,一心为民的公仆风范!“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时正定有25个乡镇、222个行政村,习近平骑着自行车跑遍了每一处地方。正是这种到群众中去、向群众学习、为人民服务的“勤务员”作风,才有了改变县乡环境,推进县城清洁运动,乡村推进“厕所改造”,同时为71个乡村通上自来水,并亲力亲为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改善,改造校舍危房、解决教师工资、置办新的桌椅。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存在的“环境脏、喝水难、基础教育差”的情况,这成为习近平了解中国人民需求,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原由。

这东风是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的革命情怀!“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共产党人干革命的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习近平对于历史文化是根植于心,对于革命传统他则是脉衍于情。在他的提议下,在正定县内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赵生明烈士牺牲地等革命遗址,都以县委、县政府名义立了碑碣、置了匾额,并立足正定把为人民谋幸福的蓝图绘就在发展“半城郊型”经济、工业兴县、旅游兴城等工作中,成为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现接续发展的生动写照。

东风徐来水波兴,百花盛开万物生。对于基建“国家队”成员中铁四局的一名筑路青年而言,这正定扬起的“东风”隽永悠长。

这东风告诉我们,不求实干,哪来远方?正定的实践告诉我们,九尺之台,起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如中铁四局诞生于抗美援朝战争,从此构筑了钢铁般的脊梁。无论建功三线,踏浪市场经济,开拓海外市场,始终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以“勇于争先,永不满足”精神,发展成为中国中铁系统生产营销首超“双千亿”的企业。我辈央企青年,当利用好企业提供的良好平台,立足本职岗位,干好份内工作,更要有“匠心”精神,精于术业,发挥才能厚积薄发,共创个人与企业双赢。

这东风警醒我们,不为人民,何谓人生!人民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而我们作为筑路者便是为着人民对美好交通的向往而奋力奔跑!如果只贪图于个人的功成名就,而忘记了为他人为国家而贡献自己的力量,终会为人民所抛弃。一代一代的中铁四局人以“铺路石”精神,身怀报国之志,始终以促进国家发展、造福社会为己任,才有了如今中铁四局发展的大好局面,诚如斯言“习近平一直是正定的县委书记,永不卸任的县委书记”,为官一人,造福一方;筑通大道,造福群众。不外如是。

这东风也提示我们,不忘初心,追梦时代!“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身处高位者的为民担当,从来不是随随便便的“火箭式”窜升,而是始终坚守初心,抓铁有痕、踏石有印的点滴经验和成绩积累得来。诸如中铁四局行业标杆、系统领先地位的取得,也是不忘筑路初心,匠心筑路、品质建造长期坚持的结果。新时代的青年们,更应继承百年“五四”精神,学习领袖风范,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高扬起正定的“东风”学知识、强本领、积经验、增阅历,不忘初心,建功时代,肩负起天下的兴亡,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的脊梁。(陈振)

\

习近平在正定



信息如需转载请联系0792-7025229
关闭